更新时间:2025-08-03 07:37:50 浏览: 次
2025年9月1日,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一次历史性变革——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这项涉及全国超3.5亿辆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究竟有哪些颠覆性调整?消费者手中的“旧车”还能上路吗?一篇解答你的疑问。
定位模块可以对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输出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关键安全信息进行动态安全监测,及时应对车辆被盗、温度过高或蓄电池电压过高等异常情况。新国标要求经营性车辆(如外卖车、共享电动车)必须强制安装北斗定位模块,并具备防拆卸功能;普通家用车则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保留该功能。隐私保护方面,实时通信模块需符合国家加密标准,动态数据需经用户同意方可采集。
新国标仅规定使用电助力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应具有脚踏骑行装置,而对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取消了安装脚踏骑行装置的强制要求,可设置脚踏骑行装置,也可不设置脚踏骑行装置。生产企业车型设计更灵活,消费者选择更多样。
考虑到铅酸电池的续航需求,整车质量上限从55kg放宽至63kg,但锂电池车型仍维持55kg限制。
车辆铭牌和合格证需标注建议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提醒消费者及时更换老化车辆,避免线路故障引发火灾。
虽未强制,但新国标明确鼓励安装后视镜、转向灯。同时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等防篡改设计,优化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确保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增加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要求,缩短制动距离,提升行驶安全性。
升级对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要求,要求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
2025年8月31日前,企业可同时按新旧标准生产;9月1日起,所有企业必须按新国标要求生产。
消费者手中的旧标车不会被强制淘汰,但可以密切关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参与淘汰更新。
2025年9月后,优先选择标注“符合GB 17761—2024”的车型,重点关注防火阻燃、防篡改功能。购买时应查验拟购车辆外形与随车产品合格证上标示的车型是否一致,拒绝购买外形不一致的车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行业新闻